
说到女排,前阵子教练换了人,赵勇刚刚接过教鞭,干脆利落地提拔了一批新面孔。这一波变阵,就像春风吹进球场,满场都是青春的气息。跟前任蔡斌不一样,赵勇更敢用新人,不再死踩着几个老将轮番上场。看着小姑娘们活力十足,大家其实都挺期待的,可你也知道,比赛不是光靠青春就能赢。

其实,比赛拼的根本不是某一个年龄段的球员,而是全队的配合和默契。你看,有些人总觉得“越年轻越好”。可真正的好球队,老将的经验和小将的冲劲得搭起来。就像一棵大树,光有嫩枝,经不起风雨;只有根基牢,树冠才能茂盛。我就特烦那种觉得老队员“过气儿”直接让边的想法,哪有那么简单哟?

要不说这次教练决策真让人捏把汗。蔡斌当时过分依赖老将,哪怕到了巴黎奥运会的预选赛还是那套阵容。结果连四强都没挤进去。赵勇这回反过来,鼓励小将冲锋,可碰上波兰的比赛一打就懵,直接止步四分之一决赛。

再说说女篮。宫鲁鸣执教风格挺猛,一口气就把核心球员按在板凳上。还觉得这样打新阵容能“洗牌”。可比赛一上来,主场打日本也没啥优势,冠军就这么拱手送人。你说,是不是走极端了点啊?完全不用老将,好像就比啥都重要,说难听点,还不如多想想怎么赢日本。
其实亚洲的对手都特别重视老队员。人家是把老将当宝,啥关键球都让她们顶。而到咱这儿呢,教练一个个都觉着老队员不灵了。宁愿全压新人,还总是说大话“不怕输给日本”。这到底是啥心态?难道不给老将机会就是进步?球迷们都看不懂,心里总是打鼓。
说白了,现在关键不是年轻人没潜力,也不是老将就不能上场。人家日本、波兰这些队,能常年顶在前面,就是会把各年龄段的球员都调配好。你年轻人冲,老将稳场子,互补着来。咱们现在不是缺哪个,而是太极端了。要是光想着“洗牌”或者“拼经验”,都是走了极端路数。
说实话,这几年各队都在细抠打法和阵容,咱在思想上也得跟上趟。年轻队员需要用比赛积累经验,但重要场次还是得有懂得局势的老队员来掌舵。只有老中青搭配,咱中国三大球以后才有底气和对手掰掰手腕。
照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