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4之前的手机叫什么,智能手机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人们使用的手机是什么呢?其实在 iPhone 4 发布之前,最流行的手机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的功能手机,主要功能是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等。这些手机虽然功能简单,但在当时也曾经引领了手机市场的潮流。而智能手机则是在功能手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集合了更多更强大的功能,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
智能手机的前身是什么?
2007年1月9日,Macworld2007。
“今天,苹果将要重新发明手机。”
Steve没有食言。他为我们带来了iPhone,现代的智能手机。
为什么说是“现代的”呢?因为Smartphone这一单词在1997年就已出现。
从爱立信推出笨重的GS88,到苹果带来iPhone,差不多十年。
而从iPhone改变一切,到Tim Cook声泪俱下地向大家介绍iPhone X,也差不多十年。
在第二个十年里,我们见证了Google的匆忙应对和Android的崛起,三星、htc、诺基亚、BlackBerry等一众厂商的兴衰,小米、华为、魅族等中国品牌的奋斗,却也无可奈何地看着智能手机不可避免地趋向同质化。那么第一个十年呢?由于手机的价格在那时居高不下,我们或许对那个时代的智能手机所知甚少。尽管Jobs把那个时代批得一文不值,但那个时代,是一个不凡的时代。
一切的起始这款手机在当时看来就是一个奇迹。
她有一块巨大的触摸屏,支持日历、行程表、世界时钟、计算器、记事本、电子邮件、游戏等功能,并且的确拥有一定的可携带性,而这一切,竟在1992年已经得以实现。

虽然,这货体重500g,续航还短得要命,但真的有现代智能手机的影子呢。
可惜,第一个十年终究不属于太过超前的Simon。两年后,Simon退市,销量惨淡。
悄无声息的革命从此,Smartphone,也就是智能手机,站上了历史的舞台。

我们不难看出,开启第一个十年的智能手机们,是专为商务人士设计的。几乎复制笔记本的机身,还有那些个商务气息满满的功能,以及高昂的售价,当然不是当时的普通人能够企及的(现在其实也很难企及)。
小小的搅局者尽管RIM 850仅仅是一款双向传呼机,但笔者认为,她已经达到了智能手机的标准。
RIM 850。据说是高端莓友的必备之物。她拥有PDA的几乎所有功能,但身材明显要小上不少。仍然是商务气息浓重的设备,提升办公效率的意图很是明显。
与此同时,舒适的QWERTY键盘也成为了Blackberry一生挥之不去的烙印。
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很多人认为,她才是智能手机的鼻祖。
因为,她是这个地球上第一款搭载Symbian系统内核的手机。
可能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甚至没有听说过Symbian,但他们一定还记得起Nokia,那个曾经屹立在赫尔辛基的蓝色巨人。是的,Nokia的智能手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Lumia系列、X系列之外)都采用了Symbian系统。
虽然那个时候的R380sc并不能自由安装扩展软件,但她很坚定地告诉了我们,手机也是可以成为PDA那样的个人电子助理的。

同时,我们能够看出,这个时候的智能手机已经有了一丝主流手机的气息。对,把翻盖合上,这部手机和当时主流的按键手机别无二致。
当然,这部手机也是为商务精英们打造的,毕竟PDA本身就是商务精英们的小情人。
走下神坛的第一步这是Nokia走上神坛的第一步,也是智能手机走下神坛的第一步。
因为,这部手机搭载的,是Symbian系统,采用诺基亚开发的S60界面。
和之前的爱立信R380sc不同的是,她是一款彩屏手机,而且,可以安装软件。
这就意味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可扩展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就是Nokia 7650,一款和之前所有Smartphone划清了界限的Smartphone。她的身上,第一次被清晰地打上了主流手机的烙印。
这不仅仅是Nokia的一大步,也是智能手机的一大步。
巨人的出拳PDA市场上的那位巨人,终于还是出拳了。
这位巨人的名字,叫做Palm。
在PDA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他们,将在智能手机的大潮中迷失自我。

可以看出,Handspring还是在按照PDA的思路来制造手机。如果没有人提示,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是台纯粹的PDA吧。不过这样的设计和RIM Blackberry一起,倒是俘获了不少极客的芳心。
另一位巨人那个时候的PDA市场上,有两位巨人,一位是Palm,一位是微软。
Palm看到了PDA+手机的潜力,微软同样不例外。
微软当然不会放过智能手机市场的巨大商机,并且,这位巨人跃跃欲试。
Pocket PC Phone 2002系统,后来的Windows Mobile 2002系统,是微软做出的第一次尝试。微软试着为手机带来电脑级的功能,而从名字可以看出,他们的系统是由Pocket PC系统改造而来。

让人庆幸的是,她还是走了Nokia 7650的路,告诉人们,智能手机应该是主流手机的模样,智能手机应该成为主流手机,取代人们手中落后的手机。
姗姗来迟却另辟蹊径不少人的青春里都有这两个名字:Nokia和Motorola。
不过,这款智能手机并不是人们期待的Symbian设备。A760搭载的是支持Java的Linux系统。

Motorola所制造的智能手机也遵从着PDA+Phone的思路,而推出之初Linux系统上大量的商务应用也印证了这一点。看起来,Nokia所推崇的智能手机主流化是错误的方向——但时间会向世人证明,Nokia这一次押中了。
一个时代的开始至此,各大厂商都已带着自家的智能手机粉墨登场。Palm和Palm OS是永远的好兄弟,Nokia牢牢抓住了Symbian,爱立信带来了Symbian UIQ,htc和微软的Windows Mobile系统结下了不解之缘,而Motorola也总算是做出了自家的Linux。而之后跟进的厂商也是众多。
百花齐放的“前iPhone”智能机时代,已经缓缓拉开了帷幕。
接下来,对个人认为设计优秀的手机做一选录。笔者才疏学浅,不喜轻喷。
来自芬兰的蓝色巨人——Nokia或许从Cityman问世的那一刻起,Nokia就注定要名载史册。
Nokia为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惊喜,太多太多的回忆。
比如,他在商务手机领域做出的探索:



当然,7650为Nokia奠定的时尚基调也得以保留:




同时,Nokia也在做着一些或许“奇葩”的尝试:




Nokia门下设计优秀的手机还有很多,这里仅收录一小部分。虽然在功能上她们或许不如现代智能机那么强大,但差异化设计这一点在她们身上却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百花齐放,是那个时代的一大标志。
没落的贵族——MotorolaMotorola已经快被人们遗忘,但,Motorola所做的努力,不应该被遗忘。
不管是在那个时代还是在当下,Motorola都是人们心中的贵族。
(讽刺的是,Moto Z 2018虽然有着贵族的售价,但她真的一点也不像贵族。)


关于她:Apple与Motorola联手打造的智能手机,支持iTunes,可惜内置存储空间太小,数据传输速度也很慢。发布一年后,Apple便和Motorola分道扬镳。

除了类黑莓的外观之外,她还为一众摩粉带来了或许备受期望的Windows Mobile系统。

令人遗憾的是,Motorola在第一个十年,仅仅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制造手机,而没有做出太多有益的探索。不过,在第二个十年的前五年,Motorola将带着属于他的摩式风格大放异彩。
“9.11”造就的巨人——BlackBerry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中,BlackBerry手机凭借其强大的强大的BIS(BlackBerry Internet Service)、BES(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er)和BBM(BlackBerry Messenger),使得用户可以与外界联络,让几乎沦陷的纽约看到了光亮与曙光。而这,也就是BlackBerry走入大众视线的第一个形象。当然,BlackBerry OS也被一步步打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系统。
从RIM 850发布起,BlackBerry就和那块如黑莓籽一般排列的QWERTY键盘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块舒适的键盘,也成为了BlackBerry不可磨灭的烙印。
BlackBerry 6230(2003),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BlackBerry手机。BlackBerry 7290(2004),不少中国BBer的初恋情人。BlackBerry 8700(2004),也是不少BBer的美好回忆。得到结论再回头看问题一向是比较简单的。BlackBerry的设计理念,就是为商务而生,并且提供最纯粹的商务体验。这些设计理念放在BlackBerry诞生伊始,的确是十分出色的,并且也一度让BlackBerry飞速发展起来。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他被iPhone打败得也很快。
困兽犹斗——Sony Ericsson手机出现之初,北欧站起了两位巨人,Nokia和Ericsson。但,二人的命运却如此不同。
2001年,Sony和Ericson成立合资公司Sony Ericsson,小绿球粉墨登场。

Sony Ericsson P802(2002),R380sc的一脉相承。


虽然Sony Ericsson为我们带来的经典机型相较于Nokia并不落下风,但很遗憾,Sony Ericsson推出的手机,有相当一部分,并不能称之为智能手机。不过无疑的是,作为手机厂商,Sony Ericsson是极为优秀的。
“Quietly Brilliant”前依然Brilliant——HTC在HTC Dream推出之前,HTC的形象总是和Windows Mobile捆绑在一起。
巧合的是,1997年,HTC成立,同年, “smartphone”一词首次出现。
很可惜的是,htc在第一个十年主要担任的是代工厂的角色,并没有给大家留下太多的回忆。


而在第二个十年,HTC将会一手建立起一个足以和Apple平起平坐的手机帝国,而后又跌落神坛,这是后话。
被遗忘的王者——Palm这是一位悲情王者。他占据着PDA市场的半壁江山,最后的结局却是几位巨头中最悲惨的。
似乎Palm从来没有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获得过重大的成功,但Palm的用户们相信,他们手里拿着的是最好的手机。

嗯,很多胖友的梦中情人是Treo 650,我明白的。
Palm Treo 680(2006),被称为“Palm OS的极限”的手机。即使是在那个时代,Palm OS也是十足的老家伙。但Palm意识到得太晚了。
Palm Treo 700w(2006),有人将其视为”叛徒“,因为她运行着Windows Mobile。真正让Palm成为让人扼腕叹息的悲情英雄的,是那个昙花一现的WebOS。
也正因为这些,我对HP没有一点好感。
向WebOS致敬。
无用的创新者——日系厂商无论我们如何讨厌日本,我们不能不承认,日系厂商们在手机设计的探索上做出的巨大贡献。
2004年至2007年期间,日系手机进入了所谓的“ガラケー”时代,这一名词专门指代无视全球范围内手机技术发展、独自开发奇葩功能的日系手机,因此这一名词其实有着浓厚的自嘲意味。由于这一时代的日系手机并不能称为真正的智能手机,故不收录。虽然,她们中的一些,真的特别优秀。

第一个十年,随着iPhone的发布,落下了帷幕。
iPhone开启了全新智能手机的大门,也为“老旧过时”的老一辈智能手机们敲响了丧钟。
在那之后,Nokia倾颓的速度让人惊叹。Motorola命运多舛,BlackBerry全面溃败,Sony Ericsson变成了Sony,htc创立了Android帝国又迅速衰败,Palm昙花一现之后抱憾而终,日系厂商退守本土(好像也没走出去过),而三星这样在第一个十年默默生产功能机的厂商抱准了一跃成为龙头老大,小米魅族等中国厂商吸收iPhone设计理念后异军突起,似乎第二个十年,要比第一个十年精彩许多。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的外观得以变得越来越精致,性能实现了腾飞,电池续航也不再是困扰智能手机的问题,功能自然也是越来越强大。似乎第二个十年的手机们,要比第一个十年的前辈们强大许多。
但,我们不妨静下来,冷静地想一想,我们失去了什么?
“哇,这就是你新买的手机啊,oppo看着就是漂亮”
“滚,劳资买的一加”
这样的对话,在第一个十年,出现的概率是很小的,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手机也会同质化,所有手机都不是一个模样。那时的手机或多或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标识,比如Nokia Communicator系列霸气的翻盖,Motorola Razr系列锋利的机身设计,BlackBerry系列标志性的全键盘,Palm Treo逃不掉的敦实厚重,诸如此类。
而现在呢?
我们把魅蓝Note6、vivo x7、oppo r9s正面朝上摆在一起,恐怕没几个人分得清。
把oppo r11s、vivo x20、一加5t正面朝上放在一起,情况大致同上。
虽然这也许是智能手机进化的必然,但,在看多了现代智能机清一色的巨大的屏幕和精致的机身之后,坐下来泡一杯咖啡,看看第一个十年的手机们多姿多彩的奇特设计,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向第一个十年的智能手机们致敬。
iPhone之前的世界,同样很美好。
推荐阅读:
利益相关:没什么相关的,穷学生一个。
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我们使用的手机被称为功能手机或简易手机。这些手机的功能有限,主要用于打电话和发送简单的短信。苹果4之前的手机被称为iPhone 3GS,它是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三代iPhone手机。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逐渐取代了功能手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现在,我们的手机已经拥有了无数的功能,比如摄像头、导航、社交媒体等等。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